不懂就问:蜂蜜变成“猪油”还能吃吗?

2022-12-22
经常会有人发现蜂蜜中会出现购买的蜂蜜中会有一层类似于“猪油”一样的沉淀物。所谓沉淀,准确的讲是蜂蜜的结晶。

结晶是蜂蜜的一种特性,只要蜂蜜当中的葡萄糖多于果糖,蜂蜜就会从底部开始结晶,特别是在12-15℃的温度下更容易结晶。从颜色来说,一般呈白色,不同种类的蜂蜜有一定色差,如椴树蜂蜜结晶后呈油脂状的乳白色。

晶后的蜂蜜营养成分并没有改变!


图片

#蜂蜜结晶是什么?


结晶是葡萄糖含量大于果糖时,葡萄糖过饱和溶液从中析出结晶,它和它的结晶核多少、储存温度,以及蜜源植物有关。结晶的蜂蜜性质稳定,不易变质。


纯正的蜂蜜结晶粒透明度差,结晶层较松软,用手指慢慢捻结晶粒,无沙感,将结晶粒放在嘴里很快融化。掺假蜂蜜结晶层极厚,用物捻不易碎,放在嘴里不易化。


也就是说,蜂蜜结晶是很正常的物理性质,并非什么掺假变质,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,所以结晶是很正常的。


但是不同种类的蜂蜜因两种单糖比例不同,呈现出结晶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差异,有些蜂蜜容易结晶,而有些蜂蜜不易结晶。


图片

#蜂蜜结晶的原理!


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自然属性。


图片


由于葡萄糖的不稳定性,过饱和葡萄糖液使葡萄糖析出,产生结晶。


蜂蜜产生结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与温度、水分、花粉颗粒及灰分都有一定的关系,最主要是与自身的结晶核密切相关。


如果温度升高,水分增加,葡萄糖的稀释度变大,蜂蜜就延缓结晶;如果蜂蜜中的花粉颗粒及灰分较少,造成葡萄糖析出的附着点减少,蜂蜜也延缓结晶;如果蜂蜜自身的结晶核少,蜂蜜自然就会延缓结晶。


当然,因蜂蜜成熟度不同,结晶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,对于喜好结晶蜜的小伙伴们,北大荒的椴树雪蜜就千万别错过。


分享